文|龙岁
新能源汽车出海正热,很多汽车品牌带着"熟悉的配方"亮相,就是为了打一场漂亮仗。
车企去哪儿不重要,真正的挑战是,谁能在异国他乡扎下根。
而在非洲街头,穿梭其间的一辆辆顶着塑料棚、跑得飞快的电动三轮车(下文称"三蹦子"),早已成为乌干达、尼日利亚的城市日常。它们的背后,不是传统车企巨头,而是做手机出身的传音。
不依赖发布会造势和热搜营销,也没有谁来站台讲故事。传音早在 2022 年前后,就低调以 TankVolt 名义开始涉足。从造车到销售,从换电到运维,一步步把电动两轮车、三轮车的基本盘搭了起来。
部分车企出海,习惯先讲战略、造声量,但一到落地就开始卡壳;而传音的打法看起来又土又慢,结果反倒跑到了异国他乡的 TOP 3。
这是不是一种另类出海路径?不靠声势、不画远景,而是靠一环一环做实?
01
三蹦子出海"无声",却是稳当的落地声
图源:TankVolt 官网
传音的三蹦子,定价大约在 1500 美元一台。而在外界几乎毫无感知的情况下,它已经在非洲多地活跃了起来。
据多家国内媒体援引知名产业媒体《Rest of World》及非洲本地媒体消息,传音早在 2022 年就已低调布局出行业务,内部设立"出行事业部",并孵化了独立电动车品牌 Revoo,旗下产品以 TankVolt 为名推出电动两轮车和三轮车。
2023 年,Revoo 正式进入非洲市场,TankVolt 首先在乌干达亮相,随后扩展至尼日利亚、肯尼亚、坦桑尼亚等多个国家。
截至 2025 年,多家媒体报道显示,传音已跻身非洲电动车销量 TOP 3。
和当年做手机一样,它还是那套路子,先扎进下沉市场,搭渠道、铺网点、建服务,等一切跑顺了,才开始讲品牌的故事。
这些动作并非刻意为之,而是非做不可。
譬如,电力这事就不能忽略。根据麦肯锡报告显示,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平均停电中断时长达 39.3 小时 / 年,显著高于经合组织国家平均的 0.87 小时。电力不稳,电动车就落不了地。
而在乌干达,传音干的重点不是卖车,而是合作和自建换电站,用电池租赁的方式对冲本地电网不稳这道"硬杠"。
这些动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,而是需要两三年,甚至更久的时间里,一点点打磨、深耕才能见到成效。
别看这辆三蹦子长得不起眼,怎么看都不像新能源出海"主角",但从传音的招聘信息来看,它背后其实筹划着更大的盘。它的运营职位覆盖多个国家,显然不是随便试试,而是打算在更多地方跑起来。
甚至说,它压根不是讲给投资人听的 PPT 故事,而是一辆辆真跑在路上、有人用、有人收钱的生意车。
低调,从来不是走捷径的代名词,恰恰是因为难,才必须一步步打牢每块地基。它没打算惊艳亮相,却在真实世界里扎下根。
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,能够走向全球第一的背后,从不是偶然,正是长期积累的体系能力与一层层打牢的地基。
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,中国汽车 2020 年出口 100 万辆,2021 年 202 万辆,2022 年 311 万辆,超过德国,跃居世界第二;2023 年 491 万辆,2024 年达到了 586 万辆,连续两年超越日本,位居全球榜首。
对于一些车企来说,真正厉害的不是讲了多少愿景、刷了多少存在感,而是悄无声息地、低调地把营销枪声换成了渠道脚步声,更有力地把车卖出去,把服务跑起来,把能留下来变成一种实力。
这一点,和传音的路径不谋而合,不靠轰动式出圈,而是用时间和细节换取真正的落地感。慢一点,但走得稳,扎得深,也跑得久。
对部分车企来说,惊艳世界容易,难的是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也能稳稳扎下根,真正留下来。
这个橙色三蹦子给中国车企出海带来的一个启示是,海外扩张不是靠激情和预算堆出来的事。谁能稳稳落地、真正做市场、耐得住寂寞,才是能留下来的玩家。
02
海外市场不要想象力,要生存力
别看传音的三蹦子在非洲跑出了基本盘,背后其实是前有狼后有虎,留给它试错的空间几乎为零。
那些更早来的本地和国际玩家,早就分走了一大块蛋糕,换电站也基本被他们圈起来了,留给后来者的空间不多。
这就注定传音没法套用"手机成功学",更指望不上靠一场发布会讲个大愿景,就能引发用户共鸣,坐等用户上门。
几乎每一个能真正站住的品牌,背后都有一个先活下来,再讲故事的阶段,靠的不是想象力,而是实打实的生存力。
传音做三蹦子也是这个路数,只不过它不张扬、没造势,直接下场干。
而且时间点也很微妙。2022 年,传音成立出行事业部的同时,非洲本地的 Spiro、Roam,以及来自印度的 TVS 和 Bajaj 等品牌,正密集展开市场攻势。
选择在这时入局,传音若无明确打法与能力支撑,很可能只是"陪跑"。
造手机和造车,是两码事。哪怕传音只做三轮车,技术门槛也不低。三电系统要稳定,安全性能也得过关,不解决这些问题,根本跑不起来。
如今来看,传音的布局越来越完整,版图也越铺越开。但真正让它突围的,并不是套路新、打法酷,而是敢从头干起,把手机主业之外的陌生领域做透、扎深。
反过来看,部分车企出海,讲的还是那一套"老剧本",国内怎么玩,海外也怎么打,结果面对陌生用户、全新环境,效果打了折。
海外市场看着巨大,其实步步是"坑"。不是谁故事讲得动听,就能拿下地盘,而是谁能一步步做进去。
当然,汽车品牌面对的是更复杂的合规要求和品牌认知壁垒,但道理其实相通,如果一上来就画大饼、讲故事,却忽略了怎么让本地人愿意用、用得起,那这条出海路就不可能走得稳。
真正能留下来的,不是概念,而是那些用户听得懂、用得上、离不开的解决方案。
传音带给中国车企出海的另一启迪是,尽管这种另类的出海路径看着"无声"甚至"土",但"土"得有些刚刚好,前有对手、后有追兵,谁都盯着这片市场,用"土"来包装自己,或许更容易生存下来。
03
谁先搞懂用户,谁就拿到增长
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,非洲两轮、三轮电动车市场看着热闹,其实水很深。玩家不少,电力不稳,对每一个想落地的品牌来说,都是风险高、慢回报。
在这样的环境里,还肯闷头干上两三年,并不是谁都可以做到,或者说做起来并不容易。尽管现在说它在出行领域成功还为时尚早,但它确实"活"下来了。
有媒体称,为了贴近用户需求,传音将电机扭矩提升了 30%,还引入了太阳能应急充电等功能升级。但比起这些技术层面的改良,能不能落地、能不能跑出成绩,才是出海成败的硬指标。
两三年做到非洲电动车 TOP 3,传音这条增长曲线怎么看都不像是"主流打法"的产物。它没官宣过进军出行赛道,更没输出什么打法方法论,也不立 flag。但从各类报道拼起来会发现,它那一套路数特别清晰,就是一环一环啃,真刀真枪干。
当全球新能源车竞争越卷越凶,资本和厂商都在比谁讲得出更大的蓝图、谁能造得出更智能的生态,传音却反其道而行,死磕三蹦子这个最不"性感"的品类。
这种路数,走的不是风口,是逆流。它不迎合资本对增长故事的热情,不追行业里的高光时刻,也不被季度报表的压力裹挟。这条路看起来反常,但反的不是商业常识,而是浮躁。
在全球争抢新能源主导权的热潮中,传音的三蹦子看起来很土、很没科技感,却把一门看似小生意跑成 TOP 3,撑起增长的落点。
它真正带来的启发,不在于讲出怎样的远景,而在于一步步落地、日复一日留存。不画饼、不造势,也不急着"定义"行业。它只是把车送出去,把服务跟上,把市场慢慢做厚。
这不是路线选择,而是一种对落地"本能"的坚持。
回看中国汽车品牌的出海,这几年成效显著。从逐步迈出国门,到在电动化、智能化方向实现技术与销量的双重突破,靠的是产品力和组织力共同支撑下的实质落地。
这才是经得起时间验证的"加速崛起"。
而那辆橙色三蹦子,既不是传奇,也不是爆款。它跑出来,靠的不是想象力,而是对现实的尊重,对土地的理解,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持续回应。
这条路,对所有正在思考"怎么出海"的车企来说,都不是模板,却可能是一面镜子。
不是所有市场都要靠声量破局,但所有能留下来的品牌,最后都绕不开落地能力。
配查查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专业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