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rste Asanovic先生是RISC-V国际基金会首席架构师、SiFive首席架构师、加州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名誉教授。作为教授以及作为SiFive首席架构师,他在RISC-V方面做了很多工作。 在第五届RISC-V中国峰会期间,Krste Asanovic来到了上海,为推广RISC-V与中国产业界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发表了题为《团结的状态》的演讲。
Krste Asanovic透露:“RISC-V作为开放标准的指令集架构,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计算领域格局。从嵌入式领域的根基稳固到AI加速器的创新突破,其发展轨迹彰显了开放架构的颠覆性力量。” 在技术演进层面,RISC-V展现出独特的架构优势:模块化设计允许灵活组合指令扩展,可变长度指令(从16位压缩指令到超32位长指令)兼顾代码密度与性能,SPMP内存保护等安全扩展为关键领域保驾护航。 RVA23标准的推出是RISC-V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,其虚拟化监控等核心功能正逐步被生态消化,而面向2030的RVA30规划已启动。 RVM 规范的推出降低了开发门槛,Krste Asanovic表示:“微控制器领域正在通过RVM规范加速渗透,特别是在汽车电子等垂直市场已经取得不少突破。” 的确,我们可以看到,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(如 SiFive、Andes、Espressif 等)已经推出 RISC-V MCU,并在 IoT、工业控制、消费电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。 在生态建设方面,RISC-V产业呈现多维发展态势:基础软件栈日趋成熟,Linux/安卓等主流系统的适配持续深化。AI加速领域涌现创新方案,通过矩阵扩展等四种方法论推动算力突破。跨垂类协同效应显著,各领域的技术特征可相互复用。社区采用"大版本+小迭代"的演进策略,通过RVA23.1等中间版本平滑过渡,确保生态稳定性。 关于未来发展方向,Krste Asanovic透露,RISC-V接下来将聚焦三大维度:垂直领域深度定制(如汽车MCU专用规范)、安全体系持续强化(CHERI架构/Lightweight Memory Tagging)、异构计算创新(向量引擎与矩阵加速)。 Krste Asanovic强调,这种开放协作模式正在构建新型技术范式——既保持核心标准的统一性,又支持领域特化创新,最终实现"全球算力民主化"的愿景。RISC-V的崛起不仅是指令集的更替,更是计算产业协作模式的范式转移。
配查查-股票配资行业门户网站-专业配资门户-实盘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